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修身”的源头及现实思考

来源于: 民进中山市委会
 
  目前中山市正在进行“全民修身”的活动。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这个行动中来,觉得有必要对“修身”的本意和它所映射的现实意义做一个简要的介绍,期望能起到“萤火虫”的作用。
  “修身”的最早源头应该来自老子的《道德经》。“老子”何许人也?司马迁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也就是说,老子是周朝管理文书档案的官员。《道德经》又名《老子》,分上下两篇。王冕(公元226—249年)所注的版本先论《道经》,后论《德经》,故合称《道德经》。但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来看,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无论哪个版本,《道德经》中的“道德”都和我们现在的“伦理道德”毫无关系,即其所论述的并非伦理学的题材,《道德经》是道家学说的经典之作,是世间现存经典中仅次于《周易》的大智奇书!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反复研读,准让你终生受益。
  “修身”一说源自《道德经》,下面我把相关章节挑选出来,和大家共同来探讨: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
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得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
  翻译出来大意是:善于建立的人不会(随意)去除,善于抱持的人不会(容易)脱落,子孙以此原则就可以(世代传承下去)祭祀不绝。这种修行(养)用于自身,德行就会真实;用于家庭,德行就会有余;用于乡里,德行就会长久;用于邦国,德行就会丰盛;用于天下,德行就会普及。这里所谓“修”的正确目的,就是指“善建”和“善抱”,所修者可以由己及身,普及天下,而其效果就是“德”。道家的“德”字原为“得”,即得之于己亦可以得之于人,因此这个“德”可以理解为“德行”,还可以更广义地理解为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本性或禀赋。
  所以,“修身”的本来目的就是要朝着“善建”和“善抱”的方向努力。问题是“善建”和“善抱”究竟是指什么,这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这也正是《老子》的魅力所在。就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我认为“善建者”多半是领导者的目标,“善抱者”应该是建设者的目标;就仅个人而言,就是要求我们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善建者”和“善抱者”。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从殷商春秋到秦皇汉武,从焚书坑儒到文化大革命,我们的破坏能力简直是星球之冠,而我们的创造能力(善建能力)却是一去不复返。其兴也叹,其亡也叹。如果真正有一个什么方法能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灵安静下来,去研读反思祖先的智慧和过失,那么,离修身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因此,中山市提倡的“全民修身”行动,不失为是一个古为今用,泽披后世的“善建者”之举,期望千万不要一阵风之后又偃旗息鼓,最好是从中山到珠三角再向全国推广开去。
                                       
 
发布日期:2012-09-10 民进侨中支部 廖志坚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主办: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