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讲堂 >> 正文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三个问题

来源于:民进中央网站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深入贯彻落实这一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着重搞懂弄清三个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问题: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逻辑?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懂弄清了,才能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分重要而紧迫。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使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更加紧迫,也使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日益凸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复杂多样,主流与非主流并存,先进与落后交织。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弘扬主旋律,越需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只有“多”没有“一”,必然导致思想混乱。在“多”中倡导“一”,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掌握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当前,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十分复杂。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从来没有停止过,其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强势话语权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这种渗透同国内的噪音、杂音相呼应,影响人们的思想,干扰改革发展大局。掌握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增强民族凝聚力,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逻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其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起着价值导向性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起着价值凝聚性作用。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我们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不竭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侧重于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起着价值动力性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为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侧重于公民个体伦理认知,解决的是公民应当具有什么样的行为规范的问题,起着价值规范性作用。

    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人民群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只有人民群众在思想上接受、认同的价值体系,才能真正成为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系。

    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其实际作用的发挥。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切的利益问题,有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同程度。这就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既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主要问题。如果人民群众关心的主要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有了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就能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认同、接受和践行。

    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它能不能包容和整合大多数社会群体的思想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体系,应当具有包容其他价值观念合理成分的气度和能力,应当在与其他价值观念的交流交融中不断提升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密切关注社会思想变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引导社会思潮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采用大众表述和大众话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整体,理论性较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进一步概括,用简明扼要的大众表述和大众话语阐释其核心理念。这样,有利于加深人民群众对它的理解和认同。

    选择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宣传方式。使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和接受并自觉践行,离不开积极有效的宣传。应运用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宣传手段,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学习、掌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厚舆论氛围。一方面,面向群众的实际生活,摸准群众的思想脉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另一方面,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把握群众的心理特点,切忌大话、空话、套话,提高宣传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执笔:韩庆祥 ) 

 
发布日期:2010-12-20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主办: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