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务视窗>> 活动聚焦 >> 正文
中山学院支部:穿越千年——聆听《论语》

2012-05-29  来源:民进中山市委会  【收藏本文】 浏览 2337
民进中山学院支部举行同读《论语》明德修身座谈会

  今天(5月25日)电子科大中山学院会议室气氛格外热烈,在这里正进行着民进中山学院支部同读《论语》明德修身座谈会。
  会上,与会同志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杨国明老师首先做了主题发言,他谈到:孔子是学识渊博、品格高尚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集其以往时代文化思想之大成,开辟了后世儒家学说之先声。他的思想学说经过两千多年的潜移默化,有的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道德意识、精神生活和传统习俗的准则,构成了中国式社会的习俗风范,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
  杨老师还着重谈到孔子强调的“道”,认为孔子一生不懈追求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世学子敬仰,在各种思潮泥沙俱下的今天,显得尤其必要。对于孔子学说中的君子与小人、知与行的关系分析,杨老师感受颇多,孔子是伟大的,他积极入世并一以贯之地追求之执着,像潜雨润物一样滋养着中华民族。孔子的思想横贯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左右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也必将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詹秀华老师感触于《论语》中所涉及的对君子生活态度的阐述,她说,孔子的追求精神生活,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对如今降低物质欲望,提高幸福指数很有帮助。学《论语》不能仅限于书本,更要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学,不做书呆子,去掉花架子,将《论语》给我们的启示用在工作中、生活中。
  刘舒文老师则谈到《论语》中做学问的求实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仅应成为知识分子的为学态度,也是领导干部执政时的一个起码要求。
  王春芳老师则谈到孔子的“礼”的实质问题。她谈到对孔子“礼”的认识,就“礼”的形式与内容而言,孔子更重内容,他一生推行周礼,认为治国做人都要重礼,强调内心和情感都要符合礼仪,对礼要虔诚、用心,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仪式不仅要恭敬,更要发自内心,注重礼的实质,如“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反对只重形式的礼的排场。王老师认为孔子的礼的基础和前提是“仁”,如“人而不仁,如礼何?”“仁”是内容是本质,外表的礼节仪式应同内心的情操相统一,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画不出丰富的图案,这就是孔子为什么会说“绘事后素”的原因吧。而我们生活中,反其道而行之的事例多得不胜枚举,底层民众有厚葬薄养甚至丧事雇人买哭的异事,上层官僚有巧言令色甚至仪式为先政绩为本的怪事,到如今再听到孔子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应该感慨良多吧。
  同读《论语》,再论现实,中山学院的老师们感喟颇多,仿佛触摸到孔子心脏的突突跳动,感受他思想的光辉如亲自聆听他教诲一般。孔子似乎穿越千年来到我们身边,看透我们生活中多少事,依然不懈地为我们娓娓道来他的思考他的感悟。作为儒家思想熏陶成长的我们,血液里都汩汩流淌着他的血脉,他不仅体现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同情,而且洞穿了人与“我”的平等关系;他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敏锐地发现人类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应当具有的理性关系,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他及其弟子践行这一人际关系的重大原则,功绩之伟,亦不可言表。
 
民进中山学院支部 王春芳 打印】【关闭

 

中山民进基层组织第三分片赴南区街道、沙溪镇学习调研
中山民进基层组织第三分片赴南区街道、沙溪镇学习调研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山民进基层组织第二分片举办AI技术应用学习分享会
中山民进基层组织第二分片举办AI技术应用学习分享会
 


本网站于2011年1月16日正式开通
Copyright 2010 www.gdzs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10233946号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2517号 本站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