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传播中主流文化发展的思考
王春芳
2013年8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以超乎寻常的速度由信息传播工具演变成为一种媒体形态。作为传统媒体的延伸,网络传播媒体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与日俱增。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通过传播,一些非主流或反主流的思想意识以网络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对我国社会主流文化认同的挑战。
一、我国网络传播的现状
网络传播以其即时快捷、开放自由等不可比拟的传播优势得以成为人类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信息获取空间,网络媒体也迅疾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力量和大众文化的重要传播渠道。我国网络传播现状是:
(一)受众规模庞大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下同),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其中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7.6%,相比2011年略有提升,规模达到1.56亿,比上年底增加约1960万人。
(二)手机成为网络传播主渠道
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较2011年底增加约644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1年底的69.3%提升至74.5%。我国手机网民中,20~29岁人群占比为36.9%,相比2011年底增加了4.2个百分点,是我国手机网民的主体人群。目前,我国手机网民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学历人群,占比达67.9%。
(三)微博及即时通信成网络传播主流
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增幅达到23.5%,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较上年底提升了6个百分点,达到54.7%。截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即时通信用户数为3.52亿,使用率为83.9%,在手机各应用中排名保持第一。
经过2011年的高速发展,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网民使用的主流应用,庞大的用户规模又进一步巩固了其网络传播中心的地位,微博正在重塑社会舆论生产和传播机制,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意见领袖和传统媒体,其获取新闻、传播新闻、发表意见、制造舆论的途径都不同程度的转向微博平台,这一因素让微博的个人用户规模在2012年继续维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另外,手机即时通信切合了移动社交的特点,使用户能随时随地和朋友进行沟通,加之手机即时通信中逐渐加入短信、图片、话音和视频等交互元素及地理位置定位、二维码扫描等功能,使沟通变得更加便捷和有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手机网民使用,用户粘性不断加大,“在线”成为一种常态。
(四)网络传播的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我国涉及网络传播的法律、法条与网络传播的普及率及影响力极不相称,法律缺位的现象比较严重。网络生活中不仅存在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而且还存在大量的没有达到犯罪程度的侵权行为,对这些行为如何进行归责,我们还缺少现实的法律依据。而且,网络安全与网络侵权问题日益严重,虚假新闻的传播也没有相应的法律约束,有的还需细化、完善。
二、网络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宽松的网络环境,传与受的互动化、全球化、即时化、匿名化,内容的海量性,形式的多样性等这些特点使网络传播的问题十分严峻。
(一)网络传播虚假信息危害大
网络在传播方式上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提供一个平台,任何一台计算机及智能手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接收终端,任何一个有条件接触网络的人都可以接收到信息,这就实现了最大范围的信息传播。这种传播是通过网络受众的广泛参与和互动来实现的。网络传播的新闻舆论不仅有事实的报道,往往还有网民发表自由言论的空间,此过程只需几秒钟就实现了上传、发布,任何登陆的网民都可以看到这些已发表的意见,还可以转贴,这样就形成不断的次级传播。加之中国网民众多,受众可以第一时间接触新闻,第一时间形成意见和舆论。
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和网络舆论受众的广泛性,使其成为人们自由言论的平台,极大地拓展了新闻事件本身的影响力,形成了网络传播的强大推动力,直至改变了一些新闻事件的进程。同时也给虚假信息的传播,甚至泛滥提供了机会与可能。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在网络上散布各种虚假信息,我国网民多数文化程度不高,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较弱,上当受骗事件屡见不鲜。一些假新闻所产生的“爆炸性”,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另外,一些淫秽图片、视频的肆意传播,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破坏性极大。
(二)网络传播舆论的多元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
互联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传播媒体,它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意识形态上的层层设防,使来自全球范围内的各种各样思潮、文化长驱直入。无论是一般的网民、还是专业人士、意见领袖都可以发表意见、参与评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舆论的主体,可以组织传播新闻。多向的渠道来源和多元的观念撞击,使网络成为聚集网民人气的精神家园。当下,网络文化异常兴盛,一些非主流或反主流的网络文化,在现代网络技术条件下得以发展。在把互联网当做信息获取平台的同时,也将网络媒体当成一个个性展示和心理情感抒发的平台。正如覃晓燕所说,这种文化“更多代表的是草根文化或平民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一种质疑与反思。它是一种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文化和内在的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
由于网络传播语境的特殊性及“把关人”效果的弱化,导致了网络传播的非理性现象一种恶搞形态存在和“俗”文化形成的意识形态,对社会主流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包括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历史观念、群体观念、社会家庭等级秩序观念的冲击,是对主流文化的异化。因此,网络传播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主流偏离性。
(三)网络传播对社会稳定影响大
网络传播中参与者各方完全可以不必相互认识真实的社会身份,只需通过论坛、博客、微信、电邮、网聊和跟贴等方式,就可以超越时空,在网上追溯过去,探讨未来,也可以以各种虚拟的身份发表言论。这种时空虚拟性导致参与者现实身份隐蔽不明,为一些政治势力提供可乘之机。
在网络的遮蔽下,一些政治势力打着新自由主义的幌子传播对立情绪,使得大量政治谣言以及藏独、疆独等民族分裂组织的歪曲民族政策、蛊惑、煽动民族对立情绪的言论通过网络传播入境。他们在虚拟的空间中隐藏自己的现实身份,发泄某种情绪、参与某个事件解析、探讨某个话题,推波助澜,严重干扰了人们的视线,影响社会的稳定。
三、构建网络传播中的主流文化
通过网络传播的新闻舆论,阐释党和国家的政治主张及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反映国内国际的社会和文化状况以及人民群众的意见呼声,是网络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需要从宏观的视野,审时度势,依法正确地对网络传播进行引导,构建网络传播中的主流文化意识,有效把握前进的方向。
(一)加强网络传播法制环境建设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法律法规建设。自1994年以来,陆续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关计算机及国际互联网络的法规、部门规章或条例,出台了一系列的网络信息法规,对互联网信息传播和网络安全问题作出了一些规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等,对有害信息的传播作出了管理规定。比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漏国家机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根据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站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危害国家安全方面、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和民族团结方面、破坏社会稳定方面、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方面、侵害他人合法利益方面等信息。尽管出台了这些管理措施,也形成了一定的法律体系,但是确实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法规对一些现实问题覆盖范围不足,法律条文需要进一步细化,也需要增强法规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建设和谐社会,网络传播舆论管理上的法治化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网络传播受众是主导,他不仅阅读、复制、评价信息,还上传和发布信息。 因此,信息的质量和内容一定程度反映社会价值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受众的媒介素养。受众群媒介素养,决定了互联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及主流文化能否传承。网络传播中流行语是草根网民的杰作,网络流行语质量的高低,网络流行语所反映出的文化价值取向,都与网民的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培育合格的“网络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应进一步强化网络传播媒体的规范与自律
网络传播具有开放、共享、自由的意境,有利于培养人的开放意识和世界胸怀,开阔人们的眼界,发表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尊重人们的个性特点。它能使人们少一些对权威的盲从,多一些自主意识,这些都是网络传播中大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但是,抵御网络传播舆论信息的低俗和非主流化倾向,遏制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有对抗性的信息存在,必须对网络传播环境进行必要的营造,而加强媒体的规范和自律,培育健康、绿色的网络传播环境,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是加强主流文化网站建设,树立品牌网站。利用传统主流媒体创办的重点新闻网站,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专业优势和影响力,力争使其成为网络传播媒介的主体和骨干。
二是提升主流文化在网络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力求主流文化在网络传播中进行话语和形式的创新,研究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使其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具融合力的网络话语、更广泛的网络认同创造主流文化优势,逐步建立主流文化在网络传播中的强势和引领地位。
三是强化网络传播从业人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好网络记者、网络编辑、网站论坛的管理者等各种各样把关人作用和智慧,提高其责任心和自律能力。
四、结语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传播的影响越来越大。重视网络传播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构建网络传播中主流文化的发展,成为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作者系民进中山市委参政党理论研究会成员、
民进中山学院支部宣传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