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7日,中山市召开2008年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暑期座谈。会上,听了中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邓小兵对市委、市政府工作情况通报后,民进中山市委会周信主委代表民进市委会作了发言,就我市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周信主委认为,2008年,在国内外诸多因素制约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仍能乘风破浪,驾驭中山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表现出很强的执政能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5·22”赴中山调研时的讲话鼓励下,中山市正迈向“三个适宜”新型城市的更高目标挺进,我们相信中共市委、市政府一定能再接再厉,带领全市人民努力奋斗,给中央和省委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周信主委指出,在我市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过程中,要注重三个宏观方面的思考:
一、关于“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建议要加强系统性思考。
从中山目前的状况来说,讲科学发展,就要重视战略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战略性思维在决策层有充分体现,而系统性思维在执行层往往有所忽视,系统性思维的重要性不亚于战略思维。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中央在获得申办北京奥运会举办权后,通过有条不紊地推进北京奥运会的每项细节工作,用了7年时间的规划建设和精心部署,把北京奥运会办成“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这个历程都是系统性思考和思维的结果。北京奥运会成功的举办,恰恰证明了系统性思维的重要性。没有它,北京奥运会成功谈何容易。同样,我市在思考“双转移”战略的实施问题时更需要注意系统性思考。
为此,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双转移”实施过程中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对“双转移”的实施,既要强调政策引导和政府推动,更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审时度势,对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决策,应该及时纠正或向上级提出建议争取调整。
第二.对“双转移”的实施,要兼顾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考虑产业转移能否带来转出地与转入地的共赢。在转移实施前,要做好评估,一是对转出地的传统优势产业群发展带来影响的企业或产业就不能转,二是对转入地将要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企业或产业决不转。
第三.对“双转移”的实施,要把企业转移与产业转移区别对待。决不能因转移一个龙头企业而导致产业链条的断裂,影响全局发展。
第四.对“双转移”的实施,要注意“腾笼”能否“引凤”的思考。
二、关于创建国家生态城市要以发展来引领建设,建议建设一个生态示范区。该生态示范区不仅要成为来中山参观、旅游的名胜地,更应该成为一个生态产业群区。建设生态示范区,要以国际视野、世界眼光来规划,花大力气谋求突破发展,着力引入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环保生产企业和产业进驻示范区,努力打造中山研制的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节能环保建筑和设施,亮出中山新的风景线,从而推动旅游、生态产业联动发展。
三、关于提高社会知识化程度的问题,建议人才政策前移。具体来说,建议把人才政策关口前移到基础教育高中段。目前,参与中山建设的既有本地人,也有大量非户籍人。这些非户籍人长期在中山工作和作出贡献,他们的子女大部分也在中山读书,他们及其子女已对中山作为家乡产生认同感,但正由于高考的原因,他们的子女不得不在读完初中段时就要返原籍地接受高中教育,当中不少孩子都是具有潜力发展和成绩优秀的学生,这是一批我市难得的优质高中段补充生源。如何利用和开发,关键是要把人才政策关口前移到基础教育高中阶段。建议:由教育部门研究规划每年一定数额的优秀的非户籍学生纳入我市普通高中段教育范围,给予他们集体的学校户口,让他们通过中山的高中教育大门进入高校。这样做,一方面让非户籍人及其子女分享中山发展的成果,从而增强更加热爱中山这个家乡的感情,另一方面,通过培养非户籍人子女成才,回流为中山未来的发展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