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5至18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召开。广东省人大代表、民进中山市委会委员刘燕出席会议,并在中山团讨论中,围绕省政府工作报告发表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充分展现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省人大代表、民进中山市委会委员刘燕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现场留影 王伟中省长在报告中对2024年工作成绩的总结令人振奋。过去一年,广东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刘燕代表对此深感认同,同时,她特别关注报告中关于教育领域的成果与规划。 2024年,广东在教育方面成绩斐然,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52万个,较2023年增长了48.57%。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广东在教育资源扩充上的努力。而2025年,广东进一步规划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0万个,并着力扩大普通高中公办学位供给,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长远规划与坚定决心。 刘燕代表在发言中赞赏了这一规划,同时提出了更具前瞻性的建议。她提议在增加学位供给时,应同步考虑职业高中和特殊教育的学位需求。她认为,教育的全面发展需要覆盖各个领域,职业高中对于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特殊教育对于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都至关重要,只有全方位完善教育体系,才能真正推动广东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 刘燕代表还特别赞赏报告中“深入推动体教融合”的内容。她以中山为例,指出深入开展体教融合成效显著。中山将学生体质监测情况纳入学校考核,并指导学校开展“天天动起来”活动,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从29%大幅提升至74.5%。同时,通过高中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初中建设“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示范学校”,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刘燕代表希望体教融合能够持续深入开展,让更多孩子受益。 此外,刘燕代表提出“科教融合”的创新建议。她认为应建立“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贯穿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以此助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为广东的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这一建议着眼于广东未来的长远发展,将教育与科技紧密结合,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和中山市委、市政府已经在扩大学位供给、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体育与教育融合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希望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为推动广东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刘燕表示。 在本次省人代会上,刘燕代表立足本职,积极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责,充分展现了中山民进会员风采,为广东的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了宝贵的智慧与力量。她的建议和观点不仅体现了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也为广东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