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勃兴和发展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带来了年机活力。我市民办教育发展基本上是“健康”的。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门类齐全。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从全日制学习到业余制培训、从文化知识学习到各类职业技能应有尽有。(2)类型多样。上述各类民办学校或教育机构,大致有纯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公民联办等4种主要类型,大大拓宽了民办教育的办学门路。(3)层次分明。既有优质优价以创名牌学校为目标的民办学校,也有帮助外来员工子弟解决就学困难的低价位学校。但在发展过程中的确出现不少问题,如众所周知的“教育储备金”风潮。虽然现已纠正,但民办学校的发展仍存在很多深层次的困难。 困难之一:社会观念形态方面,主流意识仍视民办教育为“另类”,爱不起来。社会上虽然接受民办教育、甚至选择民办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但不可否认,大多数的人对民办教育的认识仍存在不少误区。一是不少人把民办学校视为“贵族学校”望而却步;二是在不少人的潜意识中视民办教育为赚钱的企业,对大力扶持民办教育“不尽心”。凡此种种,意识、观念方面的障碍,成为民办教育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深层阻隔。 困难之二:政策层面,政府出台的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未能执行到位。政府的扶持措施共4个方面,约18条,但这些好的措施有关部门并未按规定执行。最突出的一个方面是该免的税费没有完全免,直接增加了民办学校的办学成本。如按规定新创办的民办学校免交土地征用垦复基金,但某民办学校却未能获免,土地使用证也一直未能办妥;又如一部分的民办学校建在住宅小区之中成为住宅小区的公共配套设施,但小区物业管理费照收不误等等。
困难之三:在教育资源的拥有方面。公办民办的资源占有量不成比例,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难有真正的良性竞争。一是在师源竞争上,由于存在公办教师和民办教师身份的差别,教师不能在公办与民办之间进行双向流动(公办教师可以去民办学校,但民办学校教师不能去公办学校)。因此,民办学校难以吸收优秀的骨干教师任教,这是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瓶颈制约。二是在生源的竞争上,这是其提高教学质量的另一个重要瓶颈制约。三是在政策资源的拥有上,如前所述,公办学校受到一整套教育法规和政策的保护、支持,而民办教育连仅有的支持性措施也难以执行到位。因此,民办教育目前仍是“弱势群体”,难以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困难之四:在民办学校内部,由于部分学校存在着办学主体与治校主体(即老板与校长)办学理念的差异——如办学主体基于投资效益,急于收回办学成本,而在招生策略,教师聘用与管理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行为的短视,而治校主体基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必须按照教育规律遵循教育效益的长效原理办事。两者之间的矛盾的产生,也直接影响了民办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良好社会声誉的快速形成。 为此,建议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从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