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要闻 >> 正文
十年回归情 中港心更近

2007-07-01  来源:中山日报  【收藏本文】 浏览 428
  我市举办的国际电展会每年都到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扩大影响力,以致电展会成为港人了解我市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10年了,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整整十年!心贴得更近,手牵得更紧,香江岐江水乳交融,续写着新的携手并进的“手足故事”。在7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市各界人士对中港两地共创美好前景充满信心——

中港相依相亲
各界深情寄语

[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中山海外联谊会会长苏伟强]
   
    紫荆金菊总相宜    今年花胜去年红
   
    转眼间,香港回归祖国已十载。
    过去十年,中山统战部门依托海外联谊会为载体,进一步密切了与海内外乡亲尤其是重点社团和重点人物的联系交往,通过协助市委、市政府举办第四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发动乡亲支持教育部门成立教育创新基金和扶贫助学基金,引入内地第一台IT车实施“数码先锋号”新农村IT普及计划等活动,积极搭建起中山与港澳台、海外交流合作平台,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与香港乡亲的交往过程中,我们见证了回归后的香港与祖国大陆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脉联系,香港乡亲与家乡休戚相关的骨肉情谊,深为香港同胞爱国爱港爱乡的赤子之心所感动。
    展望未来,香港有着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独特优势,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不断巩固发展,对内地的辐射力不断增强,相信在以曾荫权先生为首的特区政府领导下,香港必将拥有一个更美好、更辉煌的明天。同时,我们也希望,中山、香港两地继续依托地缘、人缘的密切联系,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医疗等各领域开展更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在交流中并进,在合作中共赢。

[市侨务局局长郑向荣]
   
    祈愿两地情谊    历久弥新
   
    中山与香港一衣带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旅港中山乡亲30多万人,其中不乏成就卓著者,堪称中山一大骄傲。中港两地互通往来,交往密切由来已久。香港回归10年来,彼此更是携手共创,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们欣喜地发现,回来投资的旅港乡亲和港商多了,回来置业和居住的乡亲多了,旅港中山社团回家交流的多了,这就是适宜居住适宜创业的中山独特的魅力。适应新形势,侨务部门在2004年成立中山市侨资企业商会,是全省第一个成立侨资企业商会的地级市,200多家会员中多为港资企业。2006年底成立中山市海外交流协会,中山与旅港乡亲的情谊更加深长。
    中山不会忘记旅港乡亲和港商所作的贡献,从1989年以来, 51名被授予“中山市荣誉市民”称号的旅外乡亲和客商中,旅港乡亲和港商占了42位。中山诚心举荐旅港乡亲和港商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目前香港地区的中山政协委员26人,是历届政协人数最多的一届。
    旅港中山乡亲素有爱国爱乡传统,今后,我们希望以乡情为纽带,做好重点人物的联络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加强与重点港资企业的对点联系,拓宽港资企业与政府沟通渠道,增强他们在中山投资的信心;做好新一代香港乡亲工作,使乡情代代薪火相传。
    故土情怀总是诗。我们侨务局将以服务为主,凝聚人心;以维权为重,真情动人,继续做好香港地区“大侨务”工作。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祈愿中山香港两地情历久弥新。

   [市侨联主席徐瓦]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促进中港友谊长存
   
    侨联是党领导的由归侨、侨眷组成的一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的桥梁和纽带。参政议政、维护侨益、海(境)外联谊、做好侨界群众工作是侨联要履行的主要职能,尤以海外联谊一项,与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联谊,至关重要。
    中山是著名侨乡,中山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的大力支持。遵循中国侨联章程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配合市委和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打好手中这张牌,与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引资、引智,建设和谐中山服务,成了侨联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市侨联在香港联谊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人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香港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里有影响力的人士建立了良好的密切关系。许多在中山创业或者返来寻亲访友的香港乡亲把市侨联当作自己的“娘家”,而香港中山社团或有影响力人物开展的正常活动,都少不了邀请市侨联干部参加。
    在未来发展中,市侨联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灵活运用“人民团体”这一“民间性质”优势,与香港各界人士多方联谊,把中山的发展契机传播到港,把香港的优势财智资源引进中山,促进友谊长久,实现两地共赢。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长萧润君]
   
   两地合作开展   孙中山研究
  
    一个是孙中山的出生地,一个是孙中山了解世界和从事革命活动地的重要基地。中山和香港两地在研究孙中山上,从来就分不开,香港的回归,让两地孙中山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合作交流更加方便,两地孙中山研究的专家学者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
    在孙中山研究上,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市就开始与香港进行合作交流。香港回归十年,中山香港两地在孙中山研究交流合作上,一个标志性的事情就是香港孙中山纪念馆的筹建。
    2003年,我市曾经在香港举办了“孙中山亲属———从翠亨到香港”展,反映很好,深受香港民众欢迎。2005年11月,我市举办了各地孙中山、宋庆龄研究联席会议,香港博物馆、香港孙中山纪念馆纷纷与会,之后,香港也成功举办了第十八届联席会议。香港一些社团在举办相关活动时,两地在孙中山研究方面的合作交流是多方面深层次的,通过合作交流,两地实现了双赢。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科系主任胡波教授]
   
   中西文化香江交汇   中港交流日益密切
   
   
    回归十年,香港和内地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香港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互动的平台。香港文化受中西方文化影响,对珠三角、内地都有辐射。香港的社区文化和慈善文化等输入广东和内地,影响着当地的发展。香港成为中西文化的二传手。
    近几年,中山和香港之间的学术往来,合作越来越密切,这一点,胡波教授深有体会。在筹建中山商业文化博物馆时,相关人员多次参观香港的民俗馆和博物馆,考察吸收好的经验和元素,对该馆的建设帮助颇大。2004年-2006年,他参加“香港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创意产业发展研究的课题”便是一个例子,该课题是由香港政府和香港大学组织,为两地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中山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赵晷湘]
   
中山应更主动地    加强与港合作
   
    香港回归十年,香港人事实上非常热衷与中山的合作,尤其是在CEPA签订后,这种合作向更深的层次发展。众多的港人在中山设厂投资,充分利用当初中山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市场资源。然而,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其高新技术发展优势、国际市场优势等,中山都未很好地充分利用。
    今天,中山的低成本优势所剩无几,需要依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整的产业配套和高效的服务环境来吸引港资。同时,更应该充分加强和香港的全方位合作,如物流业、服务业、金融业和高新技术等。

 

  香港回归十周年,中港两地交往更为密切,港人大多祖籍中山,血脉相连,中山应大力发展这一资源,让港人在中山创业就像在家创业、在中山安家就是安居乐业。在给中山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人居融合给中山注入更多的国际大都市文明元素——

地缘亲缘  港资企业纷至沓来
创业居住  美丽中山港人之家

【新闻数字】
    我市目前有港商企业1420户;投资总额达720526万美元;注册资本金为429354万美元;1269户港资企业投身制造业,占89%。据统计,至今年5月,我市外商投资企业达2949户,港资企业约占全部外资企业的48%。
   
【记者点评】
    香港回归10年来,港资企业在中山的投资可以用逐年攀升来概括,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深入,投资大势下,中山日渐以主人翁的精神想方设法为港资企业提供便利。
    众所周知,珠三角的“地缘”曾经是令香港商界兴奋的因素,然而,事实说明,左右港资企业投资方向的已经不单只是“地缘”,而是系统性的,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物流体系、信息平台、制度和法律环境等“投资环境”,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记者认为,除了优美的环境外,在商言商,快捷便利的服务更能吸引商人。为更好地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市工商局开始尝试以热情和高效的登记服务质量增强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主动提前介入招商引资的前期工作,把外商投资大户列为登记服务的重点,主动向外商了解投资需求,及时为其解决疑难问题,设立外商投资登记注册专道,除了为前往市局注册大厅办理申请登记的外商即时办理之外,还视外商的需要和要求,安排业务骨干前往外商投资企业所在地实施现场办公,现场解决有关登记业务的疑难问题。坚持登记与服务相结合,做到热情服务,登记程序简化且办事效率高,对改善中山的投资环境以及扩大中山对外投资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新闻数字】
    香港与内地经济纽带关系更加密切,中山与香港的合作、交流和交往不断增多。现今中山在港投资数千万的企业已有9家,包括工业,物流,房地产等行业。而由于香港投资环境宽松,许多公司仅仅是在香港设立办事处,起到销售、推荐、宣传以及售后服务的功能。
   
【记者点评】
    我市外经贸局大力支持中山企业在港投资,并将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对外投资的方针政策,搞好对应的服务工作,为中山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条件。
    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国际影响力,而近在咫尺的香港正是我市企业走向世界的国际平台。据外经贸局透露,中山企业通过在香港开设公司、办事处,近年来的经营情况都非常理想,对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也有很大帮助。相信在政府部门的引导、推动下,我市会有更多的企业将通过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打开国门,迈向世界。

【新闻数字】
    有人形象地说:香港人买淡水鱼,10条鱼中有4条是中山产的;香港人吃乳鸽,10只也有3只以上是中山出口的。这句话并非夸张。
    市农业部门的统计,2006年,全市农产品出口港澳地区总额达95328万元。在农产品出口结构中,鲜活水产品是主要种类,出口金额7.85亿元,出口量6.23万吨,比2005年增长14.7%。其余分别是加工农产品、蔬菜水果、花卉苗木、三鸟禽畜等。
    中山是广东最大的供港澳塘鱼基地,淡水鱼供应量分别占了香港市场的40%、澳门市场70%。我市经营鲜活淡水鱼生意,主要集中在两大公司:分别是中山水出和中山市水产进出口公司。其中中山水出自有和合作的“四大家鱼”养殖场面积达2.5万多亩。仅每天平均出口“四大家鱼”就达30吨。
   
 【记者点评】
    中山农产品特别是鲜活淡水鱼,近年出口香港遭遇不少波折,影响巨大的就有前年和去年的“孔雀石绿”风波。特别是后一次风波,中山“无事惹来一身臊”,造成业界风声鹤唳,损失严重。但是,“真金不怕熊炉火”,多过无数次检测及“明查暗访”,最终证实中山水产品质量安全是过硬的。去年,香港食环署官员及立法会议员等多次到我市“明查暗访”,对中山水出的高标准养殖十分赞赏,认为”比香港的同类养殖更为规范和现代化”。

【新闻数字】
    据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1997年只有约2.8万人办理个人赴港旅游证件,而到去年约达35万人。香港回归以来共有约135万人办理个人赴港旅游证件。
    此外,1998年,有约83.41万人次香港旅客及市民通过中山港口岸往返香港、中山两地,去年这个数字则变为120.35万人次。1998年至去年共约有864万人次通过中山港口岸来往两地。
   
【记者点评】
    中山边检站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说,随着中山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山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中山港口岸设施、服务的完善和进步,选择从该口岸往返香港、中山两地的香港游客和市民也逐渐增多。

【新闻数字】
    早在1985年,在中山召开的以“月是故乡明”为主题的首届中(山)港澳台青年联欢活动便唱响了两地社团交往的先声。从那以后,两地社团的交流日渐频繁,层次也不断上升。据了解,目前在香港冠以“中山”地名的社团就有不下30个,而每年往来于中山香港两地之间进行联谊交流的大小社会团体数量更是无法统计。两地社团交往活动十分频繁,已成为侨务工作的常规活动。如每年的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活动、慈善万人行,或是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世界中山恳亲大会等等,都会有大批香港社团前来参加。而全市各级侨务部门赴香港或在中山参加香港社团举行的春茗联欢、成立庆典、联欢活动或学习交流等活动也十分频繁。2005年,全市各级侨务部门接待港澳社团和乡亲达1265人次,其中绝大部分是香港社团和乡亲,而市青联、市妇联等全市其它部门和单位的社团联谊活动还不包括在内。
   
【记者点评】
  中山与香港,同处珠江出海口,一处江南,一处江北,自古便是一衣带水、同气连枝的兄弟市县,往来交流的年月早已难以计数。从清末至今,离开桑梓,前往香江之畔谋生的中山人不可胜数,而他们当中又涌现出许多在各行各业取得卓越成就的佼佼者,中山人在这颗璀璨夺目的东方明珠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目前,中山籍的港澳同胞就有4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都居住在香港,他们对中山始终抱有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同时,经济日益成长的内地对于港人来说也是一个蕴含巨大商机的市场,因而,诸如香港中山同乡会社团联谊会等这类社团始终充满着活力和生机。而对中山来说,香港作为一扇最重要的海外窗口,她丰富的侨务资源,是开展统战工作和带动海外投资的重要舞台,社团交往这一民间方式,变成了十分有效的沟通两地和增进了解的方式,同时也是官方活动的一大有力补充,地位则是不可或缺的。 

【新闻数字】
    我市与香港的教育合作很活跃。为了支持我市教育,香港多位热心人士捐款资助我市教育,包括捐款成立教育创新基金、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捐赠价值100多万元的内地首台IT资讯车等。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香港友好协进会主席李东海先生,向“中山教育创新基金”和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都捐款100万元;香港新华教育基金会向我市捐赠英语人机对话考试系统;香港新鸿基地产郭氏基金在我市开展为期三年的预防乙型肝炎(乙肝)“先导计划”,计划三年内为中山市超过30万人次的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而且,从2006年开始,新鸿基地产郭氏基金计划拿出160万每年资助我市20位高考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香港不少人士还与我市各间学校联系,资助我市特困学生读书,或者资助学校开展各项活动。
   
    【记者点评】
    香港回归10年来,香港与我市教育系统无论是学术方面的交流还是经济方面的支持,两地都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在学术交流方面,我市各间学校与香港各间学校建立了友好的关系,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义工服务以及家教等。除了学校之间交流外,我市教育系统主管部门还组织老师们与香港进行学术交流。越来越多的互相交流,定能催生教育界繁花似锦。 

 
打印】【关闭

 

中山民进基层组织第二分片举办AI技术应用学习分享会
中山民进基层组织第二分片举办AI技术应用学习分享会
民进实中支部推动内部监督主题年工作走深走实
民进实中支部推动内部监督主题年工作走深走实
民进仙中支部:补足精神之钙,推动内部监督主题年工作走深走实
民进仙中支部:补足精神之钙,推动内部监督主题年工作走深走实
 


本网站于2011年1月16日正式开通
Copyright 2010 www.gdzs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10233946号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2517号 本站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