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区公立学校体育场馆 委员多次呼吁尽快开放
|
|
2013-02-27 来源:中山日报 【收藏本文】 浏览 840 次 |
|
|
“9年前,民革中山市委会就提出了一个《关于开放学校体育场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提案》,但是在9年后这项事情进展仍然缓慢,除了部分镇区的学校有开放体育场馆外,城区公立学校则无一对外开放。”在中山“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民革中山市委会副主委刘志伟递交了一份《关于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给市民使用的建议》,再次呼吁学校开放体育场馆。 ■开放学校体育场馆9年前就有相关提案 刘志伟昨日告诉记者,在2004年中山“两会”期间,民革中山市委会就有一份关于学校体育场馆的提案。 记者在“中山建议提案在线”网站查询到了他所说的这份提案。在《关于开放学校体育场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提案》中,民革中山市委会表示,每当见到体育活动爱好者看着学校在课余时间闲置的体育场馆不开放使用而叹息时,都会觉得我市一边在呼叫全民健身体育场馆设施不足,一边存在着浪费体育场馆设施的现象。 提案分析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所有学校都相继停止了将体育运动场馆对外开放,有些学校甚至在放学和休息日也不开放给本校学生使用,理由是:影响教学秩序,没有足够员工看管,担心出了治安问题或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受到损伤而要负责任。因此,学校领导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反正开放学校体育运动场馆不但没有给学校带来经济收益,而且也增大了学校的工作量和责任,对于学校自身来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民革中山市委会认为,学校以影响教学秩序为由,拒绝开放体育运动场馆的态度是错误的。因为除私立学校外,学校及校内的体育场馆大多是由政府财政拨款兴建的,也就是用纳税人市民的钱兴建的,因此,宁可闲置这些体育运动场馆设施也不开放给市民使用是不对的。 ■市教育局曾表示将推动落实9年后城区学校仍不开放 记者在“中山建议提案在线”网站看到,在《关于开放学校体育场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提案》后面,有一份市教育局在2004年8月21日给予的答复。 市教育局在答复中说,“目前,农村学校的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做得较好,很多社会体育和文娱活动都在学校的体育场馆举办。部分办学单位在为学校兴建体育场馆时,已计划在场馆建成后供社会和学校共用,例如南朗镇体育场、三乡子健体育馆、开发区一中的体育场等就是学校和社会共用的。城区学校的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比较慢,一方面是城区的公共体育设施比较多,近年来还修建了全民健身广场。另一方面的确涉及学校的管理问题。我们支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并且会不断推动这项措施的落实。” 刘志伟昨天告诉记者说,9年过去了,这些工作的进展基本如9年前教育局的答复一样,除了镇区部分学校体育场馆有所开放外,城区公立学校则无一开放。“城区公立学校大多以安全为由抗拒开放,实质上就是涉及体育设施维护管理的经费问题没有得到落实。” ■建议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馆 刘志伟说,农村公立学校之所以开放情况较好,是因为不少学校的教学区和体育场馆区分离,这样在管理上容易操作,而且体育场馆的维护、管理费用,大多是由村或社区支持,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能做到开放,但城区公立学校由于不愿增加管理人手、体育设施维护经费,以及没有教育部门的补贴,所以才造成直到现在也没有开放的现实。 刘志伟建议,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工作,应由体育部门或全民健身委员会来具体推进,这样教育部门或会配合,并且要求有一个具体的开放时间表,不能一拖再拖。另外,相关学校可以制定体育场馆开放时间,并加建分□设施,这样既不影响教学,又能充分利用到学校的体育设施。“学校的体育设施本来就是政府公共资源,换句话来说,就是用纳税人的钱建设而成的,没有理由不让市民使用。” 市政协委员、市体育局局长曹周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山众多体育场馆,已从2011年开始每周对外免费开放一天,去年增加至2天,而今年或会继续加大免费开放力度。关于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曹周桥表示,目前市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也正在联手推动这项工作,“我认为,今年5月1日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成果展现给市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加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开放或优惠开放力度,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逐步向社会开放。扩大全民健身设施覆盖面,定期维修更换健身设施。”刘志伟和曹周桥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未来将有更多的体育惠民措施惠及市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