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中西艺术结合,这是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主旋律。但是,知易行难。因为这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突破自我。1月23日,将在中山书画院举办的我市青年画家肖伟作品展,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在油画民族化、中西艺术结合等方面的探索,已是先人一步,成就斐然。
《深夜·我们怀念远方》 工笔重彩壁画:中西艺术结合
肖伟的壁画《深夜·我们怀念远方》,高1.8米、宽4米,历时五个多月完成,在2009年6月举行的“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上,导师组给予90分评价,取得此届艺术硕士班的第一名。壁画入选五年一届、美术界最高级别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和“全国第二届壁画大展”。
其实,重彩壁画是我国古代传统壁画的艺术瑰宝,诸如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法海寺壁画等等,无论在构图、造型还是色彩处理上,后人都有不及之处。肖伟在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第—工作室,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是大型主题性壁画和传统壁画,也曾在山西永乐宫、甘肃敦煌等地多次考察研究。刚进央美壁画系不久,肖伟便幸运地被导师唐晖副教授选作助手,参与了历时三个多月的大型壁画《成吉思汗》制作过程,该画共有400平方米,以壁画的形式形象地反映了成吉思汗的一生。那是他首次参与大型壁画制作,完整地了解了一幅大型壁画制作的全过程,让肖伟今后的创作受益良多。作为助手参与绘制的《成吉思汗》后来获“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壁画展”金奖。
传统工笔重彩技法在《深夜·我们怀念远方》中,与西方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结合在一起,冲开了我国现当代壁画中写实的藩篱,打破了常见的时空概念,制造起独特的画面冲突,营构出了非常现代的画面意境与审美趣味。
据介绍,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原来一直以来是以油画作为基础的教学风格,工笔重彩风格很少。因此,肖伟的导师王颖生评价说,“这种超现实主义工笔重彩壁画的探索,很有学术价值,它兼顾了传统研究和现代拓展,今后可以成为中央美院壁画系一个新的创作教学思路。”
《暝·飞越黄昏》 油画:油画民族化
《暝·飞越黄昏》是肖伟油画“秋分”系列之一,看似随意的画面深藏着巧妙的布局,体现出肖伟独特的审美趣味。2001年在“首届中国油画大展”中获铜奖。2003年第五期的《中国油画》曾两个整版的篇幅对该系列作了报道。之后,该系列之《秋之档案》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秋分·自然而然之二》荣获“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优秀作品奖。
这次展出的“秋分”系列油画共16幅作品。为什么选择秋天?肖伟认为,秋天的色彩或许不再鲜艳夺目,但更加单纯,生命的形态也显得愈发多样。一如人生,走过辉煌、正在消逝的它或许更能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感触。
其实,肖伟开始是国画工笔人物见长,后来才开始实践油画。他希望“通过具象的自然植物形象,表达一种抽象的点、线、面组合之美”,具体技法则借鉴于中国工笔画。有人曾说肖伟的这个系列没有色彩,是一幅幅单色素描。从表面上看,肖伟油画确实不看重局部的色彩冷暖变化,更多的是强调固有色的深浅起伏。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认为,正因为如此,肖伟油画的画面显得更加简洁,理念更加清晰,整体更加有力,表达更加自然,这与其作品的内容、形式是一脉相承的。在“首届中国油画大展”上, 中国美协副主席肖峰对《暝·飞越黄昏》赞赏有加,认为题材和形式都很有“中国特色”。法国的赵无极、朱德群等大师的油画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其根源就在于他们生活在欧洲几十年始终未曾舍弃中国的文化精神。
这次画展展出的作品共45幅,还有不少是国画工笔。比如,《秋雨初歇》,是1999年参加“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的作品。肖伟喜欢画荷花,不仅是它普遍为人称誉的高洁之美,还因为莲蓬似点,枝干是线,荷叶为面,它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创作元素,画家只要掌握它的生长规律,便可随意变化出许多唯美的画面;而《深夜那棵树》,则是2005年“第16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美术特展”的参展作品,这是肖伟大胆突破传统国画风格,首次作超现实主义手法的尝试,画面充满了朦胧、神秘与幻想。
四十不惑,是对人生的智慧沉淀,更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从“惑”走向“不惑”,也许是稍纵一瞬的顿悟,但更是一位艺术家从少年时的痴迷到年近不惑之年的艺术之旅。于流光溢彩处用点线面的语言诉说着东西融合,于寂静无声中用炽热的心绽放艺术的华彩。
三年研究生苦读的肖伟为他的艺术之梦付出了许多,作为学成归来、面向社会所作的汇报展,这也是他的第一次个展。展览作品创作的时间跨度近二十年,清晰地呈现出肖伟的艺术追寻之路,也可以算是他漫长艺术探索中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