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履行职能>> 参政议政>> 提案答复 >> 正文
关于发展城市低碳经济,倡导城市低碳生活的建议

2010-07-05  来源:中山市建议提案在线  【收藏本文】 浏览 2658
案 号104012
案 由关于发展城市低碳经济,倡导城市低碳生活的建议
提出人民进中山市委会
详 细 内 容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正在成为各国在后危机时代推进经济复苏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共识。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正积极发展城市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如在上海,已有3万家庭接到了孩子递给他们的“绿色出行令”,如果按照承诺书执行,他们每人每天都能减少数量可观的“碳排放”。短短1个多月内,已有4000个家庭愿意加入到绿色出行的队伍中。 建议中山市政府尽快确定发展低碳经济战略,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因其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正成为各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共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也十分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哥本哈根峰会中国宣布到2020年将把单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到45%。
  中山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应该以发展城市低碳经济,提倡城市低碳生活为己任,为创建“三个适宜”新型城市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办 法

  第一、中山市是工业大市,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更要争当“排头兵”,政府要切实地把二氧化碳排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约束性指标加以考核。具体可以设立低碳经济发展办公室,统筹发改局、民政、经济、环保等部门,研究和制定中山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城市低碳生活指南,加快我市低碳经济生活推进。
  第二、建议以南朗镇临海地区和五桂山自然保护区为试点,创建低碳经济试验区。有计划地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各种低碳或无碳清洁能源,建立低碳经济生活示范园区。
  第三、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核心是低碳经济外部性成本的内部化,经济补偿以及公共社会监督。通过试点排污权交易制度,允许排污源之间进行替代削减。目前可以先从一些比较重要的污染物开始,再逐步建立交易市场。通过提高公民的参与度和透明度,明确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
  第四、整合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制度,使二者相得益彰。中山市现阶段还不具备立刻停止对碳基能源、原材料使用的条件。因此,从增量上减缓对碳基能源、原材料的使用必然要引入循环经济制度,把碳捕获、碳封存、碳替代、碳减量等技术环节充分融入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制度的有机融合,使二者相得益彰,先在产业增量上实现“低碳化”,并逐步压缩“高碳化”产业存量。
  第五、十二五期间,中山市要着力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低碳化”(或降低其创造的单位GDP的碳强度),这应当成为现有产业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即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使中山市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
  第六、低碳经济发展不能单靠政府,人们也应该通过低碳生活,从身边做起,为全球的低碳经济发展多做贡献。改善环境问题关键更在于每一个公民,其重要性有时可能超过“企业”。鉴于中山市民大部人仍对真正的低碳生活知之甚少。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大低碳生活的宣传,倡导每一位市民尽可能接近低碳生活,可以从节电节气节油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减少高耗能型奢侈消费。对普通市民来说,平时注意省电、省水、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就是积极实践低碳生活。
  

 

答 复



中经信函〔2010〕56号

对中山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案
第104012号的答复

民进中山市委会:
  贵委提出关于发展城市低碳经济、倡导城市低碳生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当今低碳经济正蓬勃发展,并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低碳经济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是人类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长期以来,我市积极贯彻、实施党中央和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无论从工业化的前期,还是到工业化中期的今天,从单项创优到全面创优,从系统推进到规划、战略提升,都一如继往地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工作,并先后取得众多成果——“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环保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经济品牌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以及今年考核通过的“全国生态城市”等荣誉称号。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家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考核目标范围后,全市节能、减排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近两年,我市节能减排工作考核连续获省综合考核第一。2009年,我市节能目标考核达到超额完成等级,2006—2009年累计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131.87%,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专家测算,节能对碳强度下降的贡献率在80%左右。可以说,节能就是低碳。我市经济总量大头在工业,节能的主战场在工业。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1564.43亿元,增长10.2%(可比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438.67亿元,增长11.2%(比1999年增长665%);工业增加值864.77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比例由2008年的3.0:58.4:38.6调整为2009年的2.8:57.8:39.4。据统计,2009年全市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计划目标下降3.9%,即由2008年的0.673吨标准煤/万元降到0.647吨标准煤/万元。2009年我市实际万元GDP能耗为0.646吨标准煤,实际下降率为4.03%,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2005年我市万元GDP能耗为0.78吨标煤,2010年目标为万元GDP能耗为0.64吨标煤。我市2009年万元GDP能耗为0.646吨标煤,已完成“十一五”进度目标的94.59%。可见,经济稳步持续增长,能耗不断下降,三次产业结构和轻重工业比重正日趋合理。
  一、近年我市发展低碳经济主要做法
  (一)做好宏观发展规划引导。从产业规划节能、集约发展节能。1999年至今,我市提出“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保证了工业既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又减少盲目发展、粗放发展。通过鼓励工业企业入园入区,把过去镇村布局分散、规模小的企业与产业关联度松散的工业园区整合,规划建改成一批分工精细、产业整合聚集、区域特色经济鲜明的产业园区。经历数载,目前,我市已形成了纺织服装、高新技术、包装印刷、健康医药、休闲服饰、牛仔服装、红木家具、灯饰、腊味、家电、游乐机械等2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其中8个纳入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园区。由于专业协调,产业协作成本较低,循环经济应用价值突出显现。
  (二)抓技术改造带动,促资源综合利用。我市坚持以促进技术进步为主导,鼓励技改与创新,每年用于该方面专项资金达3400多万元,有过百个项目投入,投入拉动比达1:60以上。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推动循环和低碳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市关停小火电厂7家,小玻璃厂、小水泥厂、小造纸厂等落后产能企业一批,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实施热电联产改造,优化能源系统供热,把纯凝汽轮发电机组改为抽汽式供热机组,与周边的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基地的企业配套集中供热。先后已有80多家企业受惠供热,这既使供热、用热企业提高能效,又使周边企业减少使用小锅炉,大量减少三废排放。同时一批如生产新能源电机的中山大洋电机有限公司和生产兆瓦级风力发电机产品的中山明阳电器有限公司等高新企业迅速成长,我市对其给予了有力扶持。技术高新化、生产自动化、工业高级化、产出效益化、废物减量化,无效返工减少、能源利用率提高,“十一五”前四年,仅全市百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量就达36.6万吨标煤,循环和低碳经济效益大大体现。
  (三)抓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实施,促循环和低碳经济工作深入开展。这是我市全面落实国家节能降耗工作大政方针、保质保量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节能政策制定、抓节能专家队伍建设、抓节能中长期规划编制、抓节能技改项目实施、抓节能目标考核、抓节能服务平台、宣传平台搭建、抓节能典型推广、抓节能新机制的推广、抓节能监察中心组建等多方面工作上加大力度,齐头推进。其中,在节能宣传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向重点企业倾斜,从工业企业向全社会包括交通、建设、第三产业、学校团体等方面倾斜;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及建立节能网信息媒体全面展开;从政策法规宣传到节能经验典型、会议、讲座、专题座谈会、考评会、技术推广会等多渠道推进;节能周期间,我局和供电局邀请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及香格里拉酒店进行节约用电知识讲座。此次讲座共邀请全市各区镇145个有热水集中供应系统的重点客户参加,推进节能工作深入。其次,在清洁生产工作方面也有较大突破。一是2009年初,根据省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清洁生产意见》重新修订《中山市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工作的意见》,按中府办[2004]96号文件要求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把工作目标和主要业务重新调整,确定新的五年计划。二是点面结合推广清洁生产工作开展。通过抓清洁生产样板工程和典型带动,促进面上工作开展,全市电镀行业65家企业和三角镇电镀行业20多家企业到样板企业高晖电镀厂进行学习交流。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发动15家企业积极参与电镀行业清洁生产企业与镇高平化工区共创清洁生产企业和园区活动。三是大力推进“香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今年已经分别在小榄、三角、三乡、板芙、火炬、民众、东升、西区等镇开展专场深度推广活动,进行小规模针对性的现场技术咨询及辅导,至今已有12家企业取得了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清洁生产资助。四是抓好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以强制与自愿相结合,加快清洁生产推进力度。近两年已通过省级审核达15家企业。五是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主要包括电力企业油改气工程、乡镇推广使用天然气工程。大力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水煤浆应用工程和中央空调改造工程效果显著。石岐大信商场、小榄大信商场、小榄医院、古镇国贸商场中央空调节能改造工程年节能效益都在50万元至100万元。新型墙体应用,几年来共生产新墙材折合标砖29.5亿块,按照省有关部门计算公式统计,累计节约耕地4879亩,节约标煤18.3万吨,利用工业废渣32.7万吨,减少废气排放4560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六是加大资源综合利用上推动清洁生产。在中山市中部三台机组的垃圾焚烧发电基础上,今年中山市北部垃圾焚烧发电厂投产、中山嘉明电厂二期油改气技改工程新增发电78万千瓦项目竣工运行。坦洲镇肉联厂建成日产沼气400立方米,年沼气14.4万立方米,年发电量25万度。中山食出白石猪场与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签约,建设我市第二座沼气发电站。2008年6月全市全面推广“粤国III”车用油品供应。2009年超额完成省下达绿色照明高效节能灯推广任务,共推广销售节能灯72万支。仅此一项,年节能3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万多吨。
  (四)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工作开展。
  一是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和利用率。市政府委托国家级市政工程设计机构编制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全市污水工程、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加大对镇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资金、建设用地、初期运营费用等方面支持力度。市财政对镇区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和配套管网建设补贴400万元/万吨,除镇区自筹35%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外,市财政对贷款部分资金实行3年50%的贴息政策,通过污水处理收费质押贷款解决建设资金总额达18亿元。从2006年7月1日起,市镇两级按城区0.8元/吨、镇0.6元/吨的标准开征生活污水处理费,为各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提供资金支持。目前18个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期工程全部建成,8个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均已启动。
  二是推进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建设工程,实施组团模式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为解决垃圾收集清运造成的二次污染,减少运输成本以及整合土地资源,全市以若干镇政府、区办事处为单位组团,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北部、南部和中心等3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对全市24个镇区的垃圾实施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总投入达21.31亿元(不含土地费用),处理能力共3100吨/日。目前,投资7.8亿元的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已建成,共分卫生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焚烧发电厂、医疗废物焚烧厂、建筑余泥渣土消纳场和管理中心六大部分,其中焚烧发电厂获得国家发改委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投资5.92亿元的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已建成;投资7.59亿元的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预计在2010年底建成投产。在过渡期间,中山市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在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和南部组团中的坦洲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2007年焚烧处理44.6万吨,卫生填埋21.9万吨,城镇生活垃圾实现100%无害化处理。中山市垃圾综合处理模式成为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推广的典范。
  三是推进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程建设。为更好地解决医疗垃圾、危险废物、严控废物、生活污水的处理处置问题,我们制定了《中山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中心建设的规划方案》,投入1200多万元建成处理规模为20吨/日的医疗垃圾集中焚烧厂,实现全市危险废物100%转移到广东省统一定点规划建设的处理基地进行处理。投入近10亿元建设综合性固体废物处理中心,预计2010年底投入运营。
  四是积极开展绿化中山大地建设工程,打造生态林业体系。投资7000多万元开展“一区三线”森林景观改造等林相改造和乡镇“四旁”绿化植树工程,完成改造面积7.66万亩,种下苗木近1000万株。投入资金1.67亿元开展各类造林绿化工程,新种和改造“四旁”绿化里程约1780公里,种植各类苗木200万株,初步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森林体系。为了发挥红树林湿地作用,我市积极做好南朗镇红树林保护工作,在沿海滩涂恢复种植红树林。至2008年共投入1200多万元,实施沿海滩涂红树林湿地恢复工程,已种植红树林4000亩,成活率达90%,计划用5年时间将红树林湿地生态区扩至1万亩,构建沿海生态屏障,丰富植物物种资源,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是加强生态农业培育工程。通过培育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型农业,使农村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从源头上减轻农村面源污染,保障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发展现代高效、特色、生态农业,推行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市建立了1个国家级、3个省级、16个市级农业(渔业)标准化示范区,9个绿色食品A级认证、44个无公害认证农产品。中山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71.15万亩,其中绿色食品生产面积3.75万亩、年产量4.5万吨,无公害农产品(水产品)生产面积14.7万亩、年产量13.5万吨,8个镇和16个村成功申报整镇、整村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目前全市有60个村成为整村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完成南朗镇崖口村3000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板芙镇广福村1000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大涌镇旗北村1000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的建设,每年80%以上稻田面积的稻秆回田。建设10000亩农业科技园,建成“裕安香蕉高产栽培”等6个种养示范区以及民众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2个科技园。加快古镇、小榄、东升花木生产基地和黄圃镇国家食品加工行业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板芙镇优质出口水产养殖基地、东升镇四大家鱼高产示范基地和横栏、坦洲罗氏沼虾产业化示范基地。为我市清洁生产工作和低碳经济工作做出贡献。
  二、当前和下一阶段主要工作
  为了做好今年及“十二五”节能、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工作。切实按照省的要求,做到“三个紧密结合”:一是要与促进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节能和循环经济作为扩内需、调结构、促升级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二是要与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为我省实现科学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三是要与发展低碳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把节能工作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促进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为我市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今年,市循环经济领导小组继续积极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开展节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工作,为保证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继续努力。一是把抓低碳化与推动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有机结合,着力加大对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力度,推动建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实施一批建筑、交通、公共机构以及商贸、酒店节能示范工程。二是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协助编制我市“十二五”节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三个规划以及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今年初,我局制定了《新能源环保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0年)》。主要包括风电设备制造业、LED产业、动力汽车、电池制造业、太阳能设备制造业、生物质能设备制造业、油改气及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计划用3年时间,共启动1亿元工业与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给予扶持发展。总体发展目标:新能源环保产业工业产值年均增长40%以上,到2012年新能源环保产业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到2020年工业产值超2000亿元。在努力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同时,将积极推进“十二五”节能规划实施,着重在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实施推进中,加大力度,为推动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感谢贵委对低碳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建设。
  专此函复。
  


        二○一○年七月五日



 
打印】【关闭

 

凝心聚力担使命 真抓实干谱新篇
凝心聚力担使命 真抓实干谱新篇
民进医卫支部举行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交流会
民进医卫支部举行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交流会
民进实中支部为“高品质典范”学校建设支招
民进实中支部为“高品质典范”学校建设支招
 


本网站于2011年1月16日正式开通
Copyright 2010 www.gdzs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10233946号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2517号 本站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