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履行职能>> 参政议政>> 提案答复 >> 正文
关于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大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

2011-12-30  来源:中山市建议提案在线  【收藏本文】 浏览 2598

 

  案 号 105035

  案 由 关于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大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

  提出人:民进中山市委会

 

 

详 细 内 容

 

  粮食是维持人们生存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第一,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农民增收。从全国层面,粮食价格稳定,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越全面、越完善、越优惠,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就越高涨,农民增收就越有保障;同时,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又可以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第二,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生产发展”,就是发展以粮食生产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粮食生产发展了,供应充足,且农民因此增收了,才有资金与精力从事其它产业,最终才能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第三,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生产又是农业的基础。国内外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经济的波动,首先是农业的波动,而农业生产的波动中首先又是粮食生产的波动。因为粮食生产发展了,粮食充足了,一方面可以保证人们有足够的食物,有充足的精力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经济的平衡发展;再一方面可以保证相关工业所需原材料的供应,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相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则会陷入危机。第四,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社会稳定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粮则安,无粮则乱”,这是古人对粮食重要性的高度概括。从古到今,粮食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对一个国家来说,更为重要。只有粮食充足了,每个人有饭吃,人们才会安居乐业,社会才会稳定,所以,粮食又是社会赖以稳定和谐的基础。

  中山市粮食安全工作隐忧重重。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效益相对较低,种粮效益更低,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和农民保护基本农田的积极性。工业化、人口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市基本农田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稳定基本农田数量和布局,提高基本农田质量,都面临着巨大压力。同时,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部分基本农田没有真正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划定基本农田还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动态掌握基本农田变化状况的手段不足;基本农田保护共同责任尚未真正落实到位。二方面,种粮面积减少深层次原因在于粮价低,粮田投入的报酬效率低,加上耕地租金受其他高利润行业拉动正在不断攀升,农民为了增加收入自然会选择种养报酬效率高的作物或动物,种粮积极性不高,影响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量。三方面,粮食种植风险大,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第一种风险是由自然灾害带来的;第二种风险是由生产资料的完全市场化和粮食购销的半市场化冲突带来的。粮食价格上涨远远跟不上化肥等生产物资价格飙升。四方面,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迫切需要建立起农业投入的增长机制。例如:全市有5.3万亩未通路桥耕地;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差,排不出的低产田难有收成。五方面,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不顺、机构不合理、经费投入少、队伍不健全、装备设施落后。为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出如下建议。

 

 

办 法

 

  一、切实保护基本农田

  保护基本农田历来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市、镇、村、组层层要落实保护基本农田责任制;加强巡查,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区巡查制度;严厉查处占用、破环基本农田的建房、挖沙、挖塘等各种违法行为。确保我市65.3万亩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

  二、加强粮食生产扶持政策

  近年来我市农业生产资料、土地租金、人工和服务费用等涨幅大,增大了生产成本,影响农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受影响。应按照《农业法》要求,市财政根据我市实际增加种粮补贴和良种补贴额度,设立冬种马铃薯补贴等,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使我市按质按量完成上级交办的种粮任务。

  三、推广新型粮食种植模式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但是,提高土地的粮食产量是完全有可能的。“123”种植模式已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南方地区粮食生产模式的重大变革,是值得推广的粮食种植新模式。据农业部门介绍, “123” 种植模式有三大优势:一是大幅提高种粮经济效益。在中山选用“123”种植模式(春玉米-中晚稻-冬种马铃薯)可充分利用不同作物对气候、土壤生态条件等资源优势的时段差和互补作用,大幅提高种粮经济效益。2010年试种结果估算,“123”种植模式的每亩综合利润达5000元/年,目前中山双季稻种植模式的亩利润仅为600元—800元/年。二是提高土地的粮食产量。从传统两造改为三造,由于马铃薯产量高,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符合粮食安全工作方向。三是“123”种植模式的产品适合中山市场。甜玉米、稻谷、马铃薯等产品在中山市都适销对路,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有利条件,大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建议市财政增加资金安排,建立“123”种植模式示范区,使示范区内每亩实施“123”工程的耕地获得1000元左右补助,有效提高一批先行种植户的积极性,以示范区来带动农民发展生产,让广大农民能认识到种粮也能赚钱。

  四、引入先进农业科技和现代机械

  粮食种植“123”工程的主要种植品种水稻、马铃薯和玉米大部分的环节都可以使用机械操作。以目前我国不断研发的农业机械完全能够满足马铃薯生产各个工序的操作要求。市农业局在农机下乡展示活动中就曾经演示过的就有犁耙整地机械,有生长中期的培土机械,有肥水滴灌成套设备等。经营者还可获得购机政策资金补贴。

  五、抓好粮食生产配套工程

  1、完善农田路网。“十二五”期间延续开展主干农路“硬底化”建设项目,提高主要耕作区的覆盖率,逐步实现农田耕作区与公路网的“无缝化”连接,有效提高农资、农产品的运输能力。增加对困难镇区大面积未通路桥的专项扶持,逐年完成全市5.3万亩未通路桥耕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加强耕地地力培育,确保稻田实施稻杆回田;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健全农田排灌系统,推进“涝能排、旱能灌、渠相连”的旱涝保收农田建设。

  3、鼓励村集体经营粮食种植“123”工程。鼓励扶持经济欠发达村反承包农民土地,以村为经济法人,从事粮食种植“123”模式项目,力争每村经营规模达到100亩—300亩,确保这些村每年新增纯收入50万元—100万元。

  六、完善农业风险化解机制

  在不断总结水稻保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推出其他粮食品种保险险种,大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争取种粮农民投保。通过政策性保险使农民在遇到灾害时,化解风险,减少损失。

 

 

 

答 复

 

中农函〔2011〕31号

 

对中山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提案第105035号的答复

 

民进中山市委会:

  贵委在市政协第十届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大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依法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

  我市高度重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落实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发动,明确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是关乎社会大局稳定和合符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措施,也是作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的一项重要举措,把农田保护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二是分解落实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任务,由各镇区主要负责人签定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做到镇、村、组层层下达落实,村民小组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情报员,掌握日常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建设情况,并对侵占保护区的违法行为进行及时的监督检举。三是组织部分镇区将一些病害多、水层浅、产量低、水质易受污染的鱼塘填土复田,以增加基本农田面积。四是加大资金投入,把基本农田建设与农田路网、水利设施、农业示范区等建设以及培肥地力、中低产田改造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基本农田质量。五是加强行政执法,坚决查处违法行为。市有关部门加大查处违法用地力度,并责成有关单位将已破坏的农田恢复农田功能。

  二、加大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

  目前,我市除继续严格执行中央和省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外,今年市政府相关部门经研究,于4月1日制定了如下几项粮食生产扶持政策:

  1、补贴标准及资金安排。(1)对直接从事冬种马铃薯农民的补贴维持250元/亩•年的标准。(2)对种植水稻农民的补贴标准提高到150元/亩•造(注:比去年提高50%)。(3)改造中低产田市级专项资金200万元。(4)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和粮食作物新品种试验推广市级专项经费100万元。

  2、由市农业局按照上述标准测算我市发展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资金总量,所需经费由市、镇区财政根据市镇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的比例分级负担,其中市级财政资金纳入年度部门预算安排。

  三、加强领导,增加投入,积极推广新型粮食种植模式--“123”粮食生产工程

  1、加强领导。为推广和发展“123”粮食生产工程,市农业局成立了“123”粮食生产工程的技术推广小组,负责“123”粮食生产工程的技术推广。同时,市农业局有关科室积极开展相应的工作,努力推进“123”粮食生产工程。种植业管理科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办好“123”粮食生产工程试验示范点;科技教育科积极与省农科院、华农大联合开展科技攻关,解决“123”粮食生产工程技术难点;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积极开展相关农机配套的研究及新农机在“123”粮食生产工程上的应用。

  2、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我市推广“123”粮食生产工程的工作刚刚起步,推广的空间还很大。目前,各级积极通过广播、电视录像、报纸、墙报、张贴标语等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掀起推广“123”粮食生产工程的高潮,切实把“123”粮食生产工程的推广面积提上来。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为推动“123”粮食生产工程,实现一年三造,大幅度提高种粮效益。市政府在今年的专项资金中安排100万元用于“123”粮食生产工程的试验示范及推广。据初步统计,全市有8个镇区和一间公司参加该项工程的试验示范,设立示范点有9个,核心区示范面积3110亩。

  4、加大服务指导,提高技术到位率。“123”粮食生产工程是三季的粮食种植模式,对周年种植时间安排、品种选择等均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为此,我市农业部门积极组织技术干部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推进种植技术进村入户。“123”粮食生产工程增收的重点在于冬种马铃薯,市农业局加大技术推广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抓好冬种马铃薯生产。一是从内蒙古引种“粤引85-38”优质脱毒马铃薯薯种到我市推广种植。二是邀请专家教授举办全市冬种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三是设立冬种马铃薯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辐射带动,推动我市冬种马铃薯生产的发展。四是做好马铃薯流通工作。为促进马铃薯产品销售畅通,我市去年成立了马铃薯流通协会,确保今年农户种植的马铃薯卖得出去、卖出好价钱。

  四、推广粮食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益

  我市近年来积极推广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械,致力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种粮效益。水稻主要推广粤晶丝苗、黄华占等优质高产品种,马铃薯主要推广粤引85-38(费乌瑞它),玉米主要推广新美夏珍。这些新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消费者的喜爱。同时我市还大力推广粮食生产新技术,主要包括引种脱毒马铃薯、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稻薯水旱轮作等技术。为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减少劳力,节省成本,近年来,我市农机部门积极引进新农机,在种粮大户的粮食生产中,已全面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包括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机耕、机播、机插、机喷、机收等。为配合发展马铃薯生产,积极引进马铃薯生产专用机械,已实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包括机耕、机播、机培土、水肥一体化自动喷淋设施、机收等。为配合发展玉米生产,积极引进玉米生产专用机械,已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包括机耕、设施育苗、机械移植、水肥一体化自动喷淋设施、秸秆粉碎还田机等。

  五、在开展水稻种植保险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农业风险化解机制,拓展其他粮食品种保险险种

  为增强农户种植水稻的抗风险能力,我市制订了《中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细则》,对种植水稻的农民,水稻种植的基本险即保险费的80%由市、镇两级财政给予补贴,2010年我市为种植水稻的所有农民投保了水稻种植基本保险,投保率为100%,有1万多农户受益。今年我市在继续实行水稻种植保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我们正在研究以互助合作为基础,商业保险为补充,财政支持为后盾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生产风险归集与分散平台,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品种和承保的覆盖面。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种植马铃薯、玉米等粮食品种的险种。

  感谢你们对我市粮食生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认真吸纳落实。

  专此函复。


 

                          

中山市农业局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打印】【关闭

 

凝心聚力担使命 真抓实干谱新篇
凝心聚力担使命 真抓实干谱新篇
民进医卫支部举行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交流会
民进医卫支部举行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交流会
民进实中支部为“高品质典范”学校建设支招
民进实中支部为“高品质典范”学校建设支招
 


本网站于2011年1月16日正式开通
Copyright 2010 www.gdzs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10233946号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2517号 本站点击量